為了更好的瀏覽效果,建議使用Chrome瀏覽器查看。

知道了

家庭教育,離不開家長的自我覺察與成長!燕之屋《愛的小屋》精彩回顧

2023-05-08
       家,是孩子人生的起點。良好的家庭教育,不僅予以孩子樂觀、自由成長的豐盛土壤,也能賦予家庭幸福而治愈的氛圍。如何做好家庭教育,答案五花八門。近日,由燕之屋獨家冠名電臺節目《愛的小屋》邀請到廈門美麗心靈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戴仕梅,與大家分享家庭教育小妙方。
 


圖:廈門美麗心靈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戴仕梅做客燕之屋《愛的小屋》 

 
       在節目的開場,戴仕梅老師強調:家庭教育的對象,不獨是孩子。家庭教育,從廣義上說,應該是家庭系統里每一位成員的自我教育。育兒先育己。家庭教育,離不開家長的自我覺察與成長。家長就像孩子的一面鏡子,很多孩子的問題,其實,從家長身上就能找到影子。保持覺察,及時發現問題、及時調整,孩子也就隨之調整,家長才能真正做到陪孩子共同成長,在潛移默化中實現“不教而善”。
 
       在日常生活中,保持覺察力,感知自己的狀態,戴仕梅老師提到以下幾點:
       保持情緒覺察
       突破認知局限
       每天,我們會面對許多紛雜的事件,以及由此產生的種種情緒。那么,情緒究竟怎么來的?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有個著名的“情緒ABC理論”:  A: 表示誘發性事件;B:表示自己針對此誘發性事件產生的一些觀念或看法;C:表示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。通過公式來看會更直觀:A (誘發事件)+ B (對此事的觀念或看法)=C (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后果)
 
       了解情緒的演變邏輯,我們可以通過自我覺察來訓練調整。與情緒共處,理解、接納自己,再去理解他人。情緒的覺察,首先要關注情緒本身:現在感覺怎么樣?比如,忙了一天回到家,發現孩子沒寫作業,就很憤怒或委屈等,甚至想上手揍孩子。這時,感受下自己的情緒,盡可能精確地捕捉它。不必給情緒定義好壞,只需要覺察它。剛開始可能會比較滯后,不要緊,多訓練就會敏銳起來。給自己按個暫停,我需要調節一下,通過深呼吸、獨處、轉移注意力等方法,在情緒進一步爆發前平靜下來,避免失控的行為。這樣既能保持身心平衡,也能維護身為家長的權威性,從而保護親子關系。接著,學著覺察情緒背后自己的觀念和想法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認知局限性,這正是成長的契機。覺察觀念和想法,需要我們保持開放思維,嘗試從不同維度來重新看待,從而突破既有經驗和認知盲區??吹搅?、覺察到了,才能調整,才能更從容地展開家庭教育。
 
       保持關系覺察
       是長久幸福的關鍵
       關系,是能量、價值和思想交換流通的橋梁。哈佛大學經過75年的研究表明:關系,是影響幸福感的核心要素。一個人長久的幸福感,離不開和諧的關系。試想下,一個陌生人否定我們,和身邊親近的人否定我們,哪個傷害力更大?自然是后者,因為關系鏈接更深。要想做好家庭教育,就脫離不開家庭關系:與自己的關系、與父母、愛人的親密關系、與孩子的親子關系。一個人初始的關系,便是和自己的關系。能自我融洽,接納自己,能充分發揮內在的自然本性去生活,就能獲得相對的幸福。像現在很流行說:原生家庭,就涉及到親密關系,這也是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課題。父母關系的相處,也會成為孩子的經驗。
 
       原生家庭和睦的孩子,與自己的關系、與家人、孩子的關系也會更融洽。然而很多時候,我們會帶著原生家庭的創傷,帶著對父母的投射進入現有關系中,就很容易產生各種問題。覺察一下,我們現在和愛人的關系、互動模式,是不是跟父母之間的關系和模式相似?和孩子的關系、互動模式,是不是就會讓我們想到自己與父母的關系、互動模式?所以,保持對關系的覺察很重要。覺察一下關系的慣性模式,深入去發掘彼此的真正需求,逐步做出調整和轉變,慢慢地,我們就能成長為更完整的自己。
 
       保持行為覺察
       別把孩子越推越遠
       一個人要通過行為覺察,包括行為背后的動機,才能免于慣性程序和思維套路問題,真正做到自我管理,做好家庭教育。像現在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,學書法、學繪畫、學小提琴等,導致家長跟孩子都忙得不可開交。覺察一下,這是因為自己賴以生存,從中獲益?亦或是自己缺失,在孩子身上找回補償?亦或是這就是孩子的需要,是他自身的興趣所在?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真正愛孩子是尊重他,包括他的需求、他的選擇。孩子自己有興趣,才能調動內驅力,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。
 
       除此之外,小時候經歷過父母打罵教育的家長,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,就忍不住肝爆,有揍孩子的沖動。這種對父母的投射行為,反而把孩子越推越遠。種種問題,與其向外尋找,不如內向探索。自我覺察,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行為,是源于怎樣的想法和認知?究竟如何調整更好?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,調整慣性的行為,才能讓家庭教育更上層樓。
 
       值得注意的是,現在家長文化水平普遍提高,也重視孩子的教育,主動學習各種育兒知識,學習后意識到自己的問題,然后反而開始各種自責。其實,學習是讓我們發現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過程努力了,即使目前的結果不夠理想,也坦然接受。家庭教育,也是需要時間的。重要的是,我們能持續地保持自我覺察與成長,做好孩子的陪伴者、啟發者、見證者。
 


圖:廈門美麗心靈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戴仕梅做客燕之屋《愛的小屋》 

 
       家庭教育是什么,是家人一起,在關系中共同成長。如此,我們的內心才會越發篤定、通透;家,自然也越發溫暖。對孩子來說,這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。保持覺察力,與市場共成長、與客戶共成長,這也是燕之屋品牌力持續向上的重要原因。每周五11:00-12:00鎖定廈門經濟交通廣播FM107,收聽燕之屋獨家冠名《愛的小屋》第二季,與您不見不散。
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|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|国产呦系列(769)爱萝|asian极品呦女中国